水稻吸收硅后,有利于促进光合作用和有机物积累,增加茎秆的机械强度,抑制叶片的水分蒸腾作用,并在植株体内和茎叶表面形成一种较坚硬的硅化细胞,显著提高水稻的抗虫、抗病、抗倒伏、抗旱、抗低温等抗逆能力,减少各种病虫害的发生,尤其对水稻稻瘟病、纹枯病、白叶枯病、黑穗病、茎腐病、烂秧烂根病及螟虫、稻飞虱、蚜虫的抗性增强。很好的调节水稻对氮磷钾等各元素的平衡吸收,提高磷肥的利用率,强化钙、镁的吸收和利用,促进水稻分蘖与灌浆,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,改善稻米的品质、增加产量。
当前,硅肥越来越多的被农民朋友认可,当硅元素进入到作物植株体内对控制蒸腾是非常有利的,致使作物叶片在强光以及干旱条件下不至于出现过度的萎蔫现象,进而加强光合作用效率;与此用时,硅还能够促使作物表层的硅质化,提高农作物茎秆的机械强度,提高抗倒状能管理以及抗病害能力。土壤中的硅的平均含量为百分之三十二,但是可溶性的有效硅是比较低,比较困难被农作物吸收利用,土壤越酸、质地就会越砂,有效硅含量也随之将低。某些农作物对硅具有很大的吸收量,例如水稻对硅的吸收量大约是吸收氮磷钾量总和的两倍,在缺少硅元素的稻田中施用硅肥通常可以提高百分之十左右。
硅肥的种类分缓效硅肥和水溶性硅素化肥两大类。缓效硅肥是利用铁钢渣、熔渣、粉煤灰等工业废渣或硅矿石,经粗加工磨细过筛制成硅肥,是含硅酸钙为主的枸溶性矿物肥料。每亩(667平方米)施用40~100千克,作基肥一次性施入。水溶性硅肥主要成份是硅酸钠,含水溶性硅0250%以上,每亩(667平方米)施用5千克,可作基肥、追肥和叶面肥使用。